欢迎光临东莞环仪仪器有限公司官网!专业(可程式恒温恒湿试验箱)、冷热冲击试验箱、高低温试验箱及VOC环境舱厂家。
恒温恒湿试验箱源头制造商环仪仪器高新技术企业 欧盟标准 双效合一
全国咨询热线:15322932685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知识 > 产品知识

乘用车玻璃除霜模拟低温仓的除霜性能试验分析

时间:2025-11-06 11:51:30 作者:环仪小编 点击:

在按照 GB 11555 进行除霜试验时发现,在造霜过程中高压气体造成的水以雾状喷射出去,在碰到前挡风玻璃后会有部分水雾反弹,尤其在对前挡风玻璃的边缘造霜时,这种反弹造成的水雾流失更加明显,进而会使得实际落在前挡风玻璃上的水量小于按照标准进行的计算值。下面,我们采用二次造雾的方法,对车窗触除霜性能试验进行研究,以下是主要试验内容。

除霜性能试验分析:

试验设备:环仪仪器 乘用车玻璃除霜模拟低温仓

乘用车玻璃除霜模拟低温仓的除霜性能试验分析(图1)


试验设计:

第一次试验在造霜时,不使用任何物品来阻挡水雾,任由其自然流失。第二次造霜过程中使用塑料挡板造成水雾的二次反弹,来减小水量的流失,其它步骤按照标准与第一次试验保持一致。

试验条件:

试验在乘用车玻璃除霜模拟低温仓内进行,环境温度设置为-18℃,两次试验开始前均对风窗玻璃的外表面用含甲醇的酒精或类似去污剂彻底清除油污,干燥后,用 3%~10%的氨水擦拭,待干后再用干棉布擦拭;该试验车的最大功率转速为5600rpm,变速器空挡时的发动机转速不超过最大功率转速的 50%,因此本试验发动机转速采用2800rpm;

低温仓内空气流速水平分量低于 2.2 米/秒;汽车蓄电池应处于充满状态;整个试验期间,除霜系统的温度控制器和风量开关应设定到“最大”位置,送风控制器应设置到“全除霜”位置,循环风控制器设定为外循环,试验期间不使用雨刮器;试验期间除加热和通风系统的进、出口外,发动机罩,车门和其他通风口等均应关闭。

试验过程:

试验车进入低温仓内后熄火,在试验温度下进行低温浸泡,直至发动机冷却液、润滑剂等温度确认已稳定在试验温度时,即可进行下一步。经测量计算,该车辆的风窗面积为 14000cm³,按照标准中的计算方法可得到实际喷水量为 620ml,为防止水温过低将喷枪的喷孔堵塞,因此每次试验的水温保持在 70℃左右。利用高压重力式喷枪将水均匀地喷射到玻璃外表面,形成均匀的冰层,如下图所示:

乘用车玻璃除霜模拟低温仓的除霜性能试验分析(图2)

形成冰层,汽车在低温室内停放 40min,然后 2 名试验人员进入车内。试验准备完毕后起动发动机,同时开启除霜系统,即为试验开始时刻,进行计时,试验过程中维持发动机转速在 2800rpm。试验开始后,试验人员每隔 5min 在风窗玻璃内表面上描出除霜面积轮廓图。

两次试验的过程保持一致,在第二次试验时,使用 30cm 高的挡板进行阻挡式造霜,防止水分落在除挡风玻璃外其他区域,如下图所示。

乘用车玻璃除霜模拟低温仓的除霜性能试验分析(图3)


第二次造霜结果如下图所示:

乘用车玻璃除霜模拟低温仓的除霜性能试验分析(图4)


试验结果分析:

通过对比两次除霜风口温度和暖风进、出水温差的变化趋势和数值,能够确定两次试验的前提是一致的,不存在除造霜方式外的其他因素对结果产生的影响。在车辆启动后开始计时,每 5min 进行一次除霜痕迹画线。

试验结束后对两次除霜痕迹利用硫酸纸进行移印,并拍照进行对比,如下图:

乘用车玻璃除霜模拟低温仓的除霜性能试验分析(图5)


其中黑色标 1 的为第一次试验痕迹,蓝色标 2 的为第二次试验痕迹。对比两次试验结果可以显著的发现:在保证除霜风口和发动机转速一致的前提下,增加挡板后的造霜方式对除霜效果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两次试验结果保持高度一致。

结论:

在按照GB 11555进行除霜试验过程中,由于高压空气冲击而流失的水量对除霜性能试验的结果几乎没有影响。

如有试验疑问,可以咨询环仪仪器相关技术人员。




标签: 风窗玻璃测试舱

相关文章/ Related Articles